腸梗阻發病率較高,是引起患者急診就醫的一個常見病種。通俗來講,腸梗阻就是腸道阻塞、不通暢,發病往往比較急,且一旦發病,病情進展較快,病情兇險,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較大的危害,需給予重視,并及時采取有效的臨床干預和治療措施。那么腸梗阻具體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?
1.毒素吸收
這是腸梗阻造成的最常見的危害,當患者發生腸梗阻后,腸道內的細菌產物和壞死組織產物都無法順利排出體外,從而引起毒素物質進入到患者的血液當中,引發較為嚴重的毒血癥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中毒性休克,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較大的威脅。
2.腸絞窄壞死
有的患者發生腸梗阻后,梗阻腸管的血液循環會發生障礙,如果未能及時積極治療,梗阻腸管長時間缺血,就會出現腸壞死、腸破裂等嚴重后果,腸腔內糞便、壞死物質等進入腹腔內,大量毒性物質吸收進入血液,危害患者健康。
3.腸膨脹
當患者發生腸梗阻后,由于其腸道被阻塞、不通暢,導致大量氣體無法排出體外,從而引起腸膨脹。聚集在腸內無法排出的氣體主要是隨著口腔進入到消化道中的空氣,這些空氣由于腸道不通暢而無法正常排出,引起腸壁內壓力增高,血液循環也會因此而受到阻礙。不僅如此,當腸膨脹發生時,腹壓也會隨之升高。臨床研究表明,隨著腸梗阻時間的延長,腸管內壓力的持續升高,會導致腸壁血流阻斷,從而使單純性的腸梗阻轉變為絞窄性腸梗阻,嚴重的腸膨脹甚至能夠導致橫膈抬高,從而引起患者的腹式呼吸減弱,對患者的呼吸和循環功能產生危害。
4.感染
感染是腸梗阻患者最常見的危害之一,患者一旦發生腸梗阻,其腸道內的細菌就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大量的繁殖,從而引起患者腸道菌群嚴重失衡,腸黏膜遭到破壞,進而導致腸道內的細菌進入到腸外的其他臟器,從而引起腸源性感染的發生。
5.體液、電解質丟失
對于腸梗阻患者來說,其發病后均會出現腹痛、嘔吐等癥狀,尤其是對于高位小腸梗阻患者來說,會出現頻繁的嘔吐,這會導致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。對于低位腸梗阻患者來說,雖然其嘔吐的頻率相對較低,但是由于患者發病后,其腸道吸收功能發生了嚴重的影響,導致其吸收功能明顯降低,但同時其分泌量卻明顯增加,這就會導致有大量的液體積累留滯在梗阻以上的腸腔中,液體較多時甚至可達到5-10L左右,并且這些液體中會含有大量的碳酸氫鈉。雖然這些液體沒有排出體外,但是卻被封閉在腸腔內無法進入到血液中,這也就相當于體液丟失。由于體液、電解質的大量丟失會引起患者出現嚴重脫水、低血容量休克等癥狀,部分患者還會伴隨出現尿少,腎功能衰竭等情況。
由此可見,腸梗阻對我們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需對腸梗阻給予高度的警惕。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腹痛、嘔吐,腹脹,有時還會伴隨出現排便、排氣停止等癥狀,就需要及時排查原因,積極地入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,以免貽誤病情,對自身健康造成危害。
消化內科 侯靜